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2002

进入新阶段的日中企业合作
-铸造发挥各自强项的强强联盟-
2002/06/27
Back
<内容提要>
日中企业的合作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双方企业充分利用对方优势的“强强联手”和日本企业向中国企业的核心部分投资的“核心部分的资本参与”阶段。
“向核心部分的投资”是日中企业构筑新的同盟关系,和中国经济内部正在发生变化(即中国经济已经逐渐适应了公司的分割、出售、合并及收购)的象征,这一点尤为引人注目。
这些变化体现了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企业界对今后的生存发展抱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与“中国经济威胁论”盛行的一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

  反思一年前的日中经济关系,以“过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人民币”为出发点谈论的中国经济威胁论在日本甚嚣尘上。对日本经济抱有危机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吹毛求疵式的言论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听者黯然感慨:“日本真的如此老迈昏聩了吗?”

■ 中国经济威胁论盛行一年以后的变化

  从中国经济威胁论盛行至今已经过去一年,人们对日本经济的未来是否将呈现产业空洞化等问题的忧虑并没有改变,但是“一味空谈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我们感到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并不是要为对华投资高峰的又一次到来喝彩。进入今年以后,在上海等一些中国沿海城市,日本已经超过香港成为各国和地区对华投资额排名的首位。从一些专业调查案例可以看出,对华投资如今已呈蜂拥之势。但是,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商社也反映了他们的忧虑:“'怕赶不上车'的投资类型、事先没有做好调查就投资等案例在增加,令人不安。”虽然90年代也曾有过这种深刻的教训。

■ 异于以往的日中合作形式

  让我们感到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日中企业间开始诞生一种新型合作形式,其不同于以往的合作模式。第一种类型是明确提出日中企业要“强强联手”的合作。随着改革开放,100%独资企业被广泛认可,与中国企业合资合作的形式被逐渐放弃,因为围绕经营方针与中方投资者发生对立,双方协调费时费力等问题令日本企业感到困扰。
  确实,对于日本的生产厂家,特别是利用自身渠道销售出口的厂家来说,他们真正希望的是“中方不要干涉,交给我们好了!”。如果在公关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得心应手地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就更没有必要选择合资,“劳心费力”了。

■ 有效利用中国企业“强势”的日本企业

  但一旦涉及到产品的中国国内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在各地选择信誉好的代理店和构筑全国销售网络方面,外资企业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中国企业的,况且日本企业又特别不擅长在当地培养企业干部,结果不言自明。
  中国加入WTO后,有义务在3年之内允许外资独资企业的产品(包括进口产品)在中国国内流通,但是,一些很早就进入中国并有着丰富经验的企业,在了解了这一信息的基础上,仍然利用中国企业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推销本公司的高质量产品。可以说,这是充分利用中国企业“强势”的出色的战略决定。
  在最近的日中合作中,这种类型的合资合作就有,本田和摩托车厂家--海南新大洲摩托车的合资,三洋电机和家电厂家--海尔的合资,以及尚在谈判中的松下电器产业和家电厂家--TCL的合资等(见图表)。


图表:日中“强强联手”的代表案例
图表

■ 相互确保“销售网点”与“技术”

  以本田为例,在本田原有750家零售店的基础上,又可以利用海南新大洲的3500家店;三洋电机可以利用海尔的42家销售公司、9000家零售店和11900家售后服务网点。另一方面,仅限于TCL的家电销售部门,松下电器就可以利用其33家销售公司和177个销售网点。
  随着本公司产品在中国销路的不断扩大,3家公司都与对方达成了协议,向其制造部门供应本公司生产的关键零配件,日本企业以此确保了自身强势零配件的稳定销路。这也是这种合作形式的优势之一。
  中国企业看中的是3家公司的技术“优势”。从各公司公布的情况看,本田的优势是发动机技术;三洋电机是电池、液晶、马达技术;松下电器是DVD(数码多用途影碟机)等尖端AV(音像)技术。

■ 对于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也很有利

  三洋电机不仅在技术方面能够帮助海尔,还允许正竭力打入海外市场的海尔品牌产品,利用其在日本国内的商品流通渠道、物通渠道以及售后服务网络。松下电器也是采用OEM(利用对方品牌)方式销售TCL的产品。本田最初虽然没有公布计划内容,但是随着生产走上轨道,也有可能按着OEM方式接受低价格的新大洲产品。
  对于今后必须打入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日本的市场能力与购买力也是可以利用的。

■ 允许外国资本加入“核心部分”

  第二种类型是把关键放在“资本”上的合资。现在虽然还仅有一些“苗头”,但已有迹象显示,这种向中方企业融入资本的新型商业模式的合资,今后将会不断增加。
  传统的合资类型是开办新事业、向“边缘部分”投资,但新的出资形态与以往不同,资本直接投入到中方企业的“核心部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5年前,中国是不允许外国资本接触其“核心部分”的,可以说现在在观念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第一种类型相比,这种类型表现的尚不十分清晰。以本田为例,虽然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表面上看仍然是向“边缘部分”投资的类型,但是,从海南新大洲的事业核心(海南岛的制造部门)被并入新公司这一点看,从本质上讲,与其说是向丸红融入资本,不如说是被本田合并及收购(M&A)更为合适。
  目前,虽然三洋电机的合作项目中尚没有这种“资本”要素,松下电器在4月份签订意向书时也没有这种动向,但据报道,松下目前正在进行包括资本参与在内的最后准备工作。

■ 通过提供技术和资本参与构筑同盟关系

  关注这种资本参与方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它意味着可以与将来有可能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建立同盟关系。融入资本的比率越高,就越有可能通过对方企业的成长获得资本效益。
  这是日本企业提供其宝贵资产--技术的重要前提。日本企业最起码可以由此获得一种安全感,因为得到日本的技术而获得发展的中国企业是自己的盟友。如果再附带有价证券投资的色彩,那么提供技术的收益性将会更大。
  我曾经讲过,通过提供技术与资本参与进行组合可加速日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完善和补充(请参照以前的文章:“日本应该积极利用东亚的资本市场”和“日本不要害怕向中国输出技术”)。提到有价证券投资,立刻会使人联想到IT(信息技术)产业或风险产业,但实际上在机械等其它传统产业领域,如果将个人股投资与提供技术相结合,也完全能够形成具有中等程度风险及中等程度回报的投资项目。虽然上述事例还不十分明确,但已有迹象表明,事情正向着这一方向发展。

■ 象征着中国变化的丰田模式

  关注资本参与的第二个原因是,它象征着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还有一个日本企业暗地里策划参与合并的非常有意思的事例,即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主要生产基地--天津夏利汽车的生产部门,被中国屈指可数的汽车厂家--长春第一汽车厂吸收合并的事例。
  实际上丰田是这次合并剧的幕后设计者。夏利部门的总公司--天津汽车制造厂因拥有超过正常规模数倍以上的过剩人员和销售越多赤字越多的财务体质,对于希望真正进入中国市场的丰田来说,它显然不具备成为其中国合伙人的资格。
  于是,丰田以向第一汽车制造厂提供高级车型并与其建立同盟关系作为条件,要求第一汽车制造厂把夏利部门作为健全企业从天津汽车制造厂收购过来。丰田的这个计划从春天起就在中国汽车业界传得沸沸扬扬,最后终于随着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天津汽车制造厂于6月14日在北京汽车展上共同宣布合并而公之于众。

■ 已经适应了分割、出售、合并及收购(M&A)的中国企业

  虽然丰田从未正式发表过这一合并计划,但是中国经济媒体一直在议论这个话题。作为拥有数万工人的特大国有企业,而且是在“咱们企业”(地方保护主义)意识特别根深蒂固的汽车业界,实现了天津和长春这种城市相隔遥远的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合并(M&A),就是在中国也让人感到惊讶不已。
  中国产业界正在迅速适应公司的分割、出售、合并及收购(M&A)这一思维方式。日本企业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因为这将成为日本企业今后在中国市场拓展事业时不可或缺的手段。

■ 危机感对新模式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无论是日中企业间的“强强联手”,还是大胆的M&A,这种变化为何能够在中国出现?其发生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危机感”。在中国,无论是家电业还是汽车业,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即使是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大企业也都有一种危机意识,即如果不具备几个出奇制胜的武器,再过几年就将生死难保。他们能够下定决心接受外国资本对其“核心部分”的参与也正是这个原因。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想要逐步真正进入全球化商海的中国企业,正在探索着如何与拥有技术优势的日本企业进行战略性合作。而日本企业也在总结了去年甚嚣尘上的“中国经济威胁论”的基础上,打算回应中国的呼唤。谁都没有成功的保证,但是经历了渲染了一年的“中国威胁论”,现在的发展趋势不是很有趣吗?

日本語版
(《日经telecon21》数字专栏 200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