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2000

日本应该积极利用东亚的资本市场
-在中国、韩国进行参股投资-
2000/07/04
Back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日本虽然在中国、韩国等东亚地区进行技术转移和直接投资,但是由于国情差异和相互沟通困难等原因很难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韩国,诸如为了实现股票进入证券公司柜台交易目标而创立新公司、风险资本面向富有潜力企业的投资等现象十分活跃。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推动了大陆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步伐,面向国内风险企业的创业板股票市场的诞生也指日可待。
日本应该积极利用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在以制造业为中心进行技术转移的同时,积极推进参股投资(股票投资)的发展。

■ 在中、韩等国进行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的困难程度

  中国、韩国等东亚邻国始终希望日本加快面向这些国家的技术转让和投资。即使在几年之前,韩国虽然要求进行技术转让,但是对于外国资本的直接进入还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自从经历了1997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冲击”(注)以来态度发生了改变,开始采取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
  日本企业对此并非没有做出回应。如图表1和图表2所示,日本企业在70年代的韩国和90年代的中国先后掀起了一阵投资热。技术转移项目也得多,而且不是仅仅限于自己的子公司(陷入金融危机的韩国接受IMF作为紧急融资的条件果断地实行了经济改革)。
  但是,成功的事例却不多。在韩国,由于80年代激烈的劳资纠纷问题,很多日资企业撤资回国。在中国,由于选择合作伙伴(多为国有企业)的失败和受全国范围投资过剩的影响,很多合资企业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
  另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开设的网络平台和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网络连接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且在电信行业由国家垄断的背景下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在,大型网站拥有200万人以上的免费电子邮件用户,网页的日浏览量达500万页。


图表1:日本对韩国的直接投资
图表


图表2: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图表

■ 开展美国式商业活动的归国留学生

  过去在中国,提起知识分子就意味着清贫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知识就是财富的认识开始被大众接受。
  居理科大学之首的清华大学,有将近4成的毕业生留学海外。曾几何时,在国外留学的中国人学成后不回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理科专攻IT(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文科专攻金融和证券的留学生们在国外积累了实务经验,回国后利用因特网开展美式商业活动的事例正在迅速增加。
  其中,接受美方基金投资和咨询的不乏其人,力争要在纳斯达克(美国创业板股票市场)上市的决心也很大。

■ 与不同国情企业合作的局限性

  造成合作困难的原因有许多,在此只想指出中、韩两国同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首先是合作方式的局限性。作为合资企业来说,经营上的难题不少。只要是合作经营,就不得不去适应对方的国情,包括劳务关系在内的经营环境可能和本国完全不同。即便是合作失败了也不可能简单“退出”了事。这是合资方式的局限性。
  而技术转移的合作方式,在没有投资关系的企业之间进行也并非那么简单。尤其日本技术的优势不是明了地体现在操作指导手册上,因而难于被人理解。在给转让的技术定价、即专利使用费的谈判方面,日方很难和对方达成共识。
  正因为有这些问题,不少日本企业对于技术转移和合资的建议不太热心。因为他们认为“同意这些要求只不过是让对方满意,对自己又有多大好处呢”。

■ 向合作企业注入资金并争取企业升值

  为打开这种被动局面,是否可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呢。向未上市的企业注资,通过技术转移、指导经营管理以及帮助开拓市场等工作使该企业的股票升值。当企业上市后,既可选择退出(卖掉股票收回资金),也可选择继续持股。
  一旦运气不佳、投资失败,无非是放弃当初投入的资金。因为投资对象未必是刚成立的新企业,所以把这种投资称为非公开的股本投资(投资未上市股票)也许更恰当。
  许多人认为,迄今为止日本的风险投资没有取得良好业绩的原因在于一个风险投资经理要负责几十家公司的案例,因此无法充分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无法有效提供企业成长所需要的帮助。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投资者并不具备培养企业顺利成长的经营素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股本投资无异于“听天由命”。

■ 拥有丰富经营资源的日本制造业

  在培养企业成长方面条件最为优越的日本产业也许首先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业。可是,由于厂家没有进行过股本投资这种所谓第三种合作方式的经验,因此只能在前两种方式中选择。即要么是令人感到不满的技术转让方式(仅仅获得少量的专利使用费,而不能从企业增值的部分中获利),要么是非常辛苦的合资经营方式。
  那么拥有经营资源的厂家和拥有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家为什么不能开展合作呢?事实上,这种合作的趋势已经开始在电子商务领域出现。我希望能够在日本具有技术优势的制造业领域里看到日本式股本投资的出现,哪怕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 掀起创业热潮的韩国

  其次我想指出的问题是,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如前所述,韩国经济在经历了“IMF冲击”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切按照市场经济原理办事。尽管还有改革财阀体制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卡斯达克(韩国创业板股票市场)”的迅速兴起而掀起的创业热潮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在中国,由于过去和日本企业打交道的多为国有企业,许多日本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这些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和投资环境存在的种种弊端,导致对中国的评价明显下降。

■ 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令人关注

  但是,在中国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崛起。共产党执政的政府在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经济增长的事实面前也调整了政策方向,开始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参见1999年12月7日刊载的“数字化专栏”)。
  发展的结果就是民营企业有望上市。股票上市是改善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准确披露收益信息的重要手段。事实上,电子设备行业的企业在香港的新市场GEM和纳斯达克(美国创业板股票市场)等海外市场上市的事例正不断增加。在大陆,民营企业可以上市的创业板股票市场的诞生也指日可待。

■ 韩国风险投资的积极态势令人瞩目

  最近调换了工作岗位,开始负责与韩国有关的事务。我向周围打听,在韩国是否也出现了与中国类似的民营企业投资现象。
  结果令人惊讶的是,正如图表3所显示的那样,韩国的某个风险投资基金(VC)已经开始运作。首开先例的是和半导体制造业有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正如有人所说“在日本已经开始进入衰落的金属加工和零部件制造业如果转移到韩国也会取得很大发展”。
  韩国的成本粗略计算约为日本的3分之1左右,但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水平和社会的发达程度相当高。曾经听说过日本的精密金属企业认为本行业已经“没有前途”要关门歇业的消息,我感到不胜惋惜。

图表3 韩国的风险投资案例

案例1 A公司(半导体制造用原材料)
  日本的生产厂家、商社(贸易公司)等3家公司和进口并销售化学品的韩国企业分别以韩方60%、日方各20%、10%、10%的出资比例于1992年成立的半导体生产材料的生产厂家。资本金5.7亿韩元(1韩元=约0.1日元)
   由于日本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该公司顺利起步,1999年度的销售额为77亿韩元,利润达15亿韩元。预计最近和韩方的母公司(已经接受VC资本)合并后上市。

案例2 B公司(半导体制造用设备)
  从事半导体制造的日韩两国生产厂家于1995年对半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通过日方出资公司的技术支持扩充了产品生产线(半导体洗净生产线、高纯度瓦斯制造设备等),工厂也在逐步扩建当中。
   现在的销售额是130亿韩元,利润达33亿韩元。预计明年上市。

案例3 C公司(半导体用高纯度黑铅)
  和案例2一样,韩国厂家为了制造和销售半导体材料制造装置所使用的高纯度黑铅,和日本的黑铅制造厂于1996年共同成立了公司。现在,销售额51亿韩元,利润达8.5亿韩元,预计近期内上市。

案例4 D公司(转售国际通讯线路)
  一些从外资咨询公司和大财阀企业辞职的年轻人和日本电信公司以及韩国的VC公司共同成立的公司(1998年成立,资本金40.5亿韩元)。现在顾客数量不断扩大,预计今年夏天开始盈利并于明年上市。

■ 首先必须确认有无上市计划

  俗语说“知难行易”,参股投资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韩国尤其是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否真正公开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我认为值得尝试。
  作为各位厂家,今后如果遇到韩国、中国方面要求进行技术转移或者合资的话,是否可以先反问对方有无上市的计划。不论是有还是没有,只要对方能有所答复,就为今后进行更有益的会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关注东亚经济的发展,完善创业环境

  仅在一个国家之中发掘投资项目,投资对象的发展有局限性。希望风险基金的经理们能突破国境的限制,在“东亚”地区充分利用地区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发掘出良好的投资项目。可能有人担心这种投资会给日本带来产业空洞化的现象,但是事实上东亚经济的增长势头比预计的要好并且将回报日本经济。1997年以后的亚洲经济危机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反过来如果亚洲经济发展顺利也会给日本带来正面影响。
  随着部分产业转移到周边国家,留下的空间应该由富于创业精神的人们创立的新兴产业来填补。日本不要担心产业空洞化,应该迅速完善有利于创立新产业的环境。

■ 保持魄力和危机感,建立更良好的关系

  日中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进展顺利,中方合作伙伴可能会很快成长成为强大的对手。但是,如果因为害怕而不愿转移技术的话,也会被其他企业取而代之。如果很简单地就能够阻止素质良好企业的成长,那么日本企业还会有今天吗?
  与不断成长的对手建立什么样的双赢关系取决于日本企业的实力。竞争对手的成长并不全是坏事,至少可以使得日本企业经常保持危机感。可以说,如果不能始终在保持危机感和魄力的状态下与对手相处的话,就很难在全球企业青睐的中国市场获得成功。

日本語版
(《日经telecon21》电子专栏 2000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