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中国政治经济

且谈“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日元升值”
2005/06/09
Back

  最近,关于人民币的话题再次沸沸扬扬。本回合的特色论调是,“美国的忍耐也是有限的”。

  尽管笔者是个门外汉,但仍热衷于探讨这个问题,以前也曾多次拟过拙文:

  如今重读,感觉这两、三年一直在老生常谈。尽管如此,我们仍完全看不到最为关键的内容,即,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将会在何时?升值多少?因此,虽然这个问题依然重大,但已经相当令人厌倦了。

  希望能转换一下视角。媒体上常常登载“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日元升值”的文章,其原因何在?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笔者想要向大家请教一二。
笔者曾查找过支持该观点的论据,但遍寻不见。好容易找到一个,是说通过对香港承做的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与日元的变动情况进行统计验证,认为最近二者的相关性比较强。

  的确存在这个方面。例如,如果有新闻说美国强烈抨击“汇率操作国”,那么(实行浮动汇率制后的)日元也好,人民币也好,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都会升值。另外,中国为了守住钉住汇率制,执着地连续买入美国国债(TB),如果该国宣布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市场可能会认为“失去了美元的大买家”,从而卖出美元(可能这不叫作日元升值,而应称为美元全面贬值)。

  如果市场人士相信“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日元升值”,那么当人民币升值的消息传出来时,人们一定会购入日元,日元亦随之升值。笔者很想知道,证实上述预期的经济机制是什么?专业人士也许会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市场行情反正就是“预期”的产物,与能否用可作为依据的经济机制来解释无关。笔者之所以穷追不舍,是因为觉得对于一体化程度加强的东亚经济的未来发展而言,该问题非常重要。

  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因果关系:人民币升值后,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相对增强,日本对美出口就会向增加的方向变化,对于已与中国建起巨大分工体制的日本经济而言,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很多已转移到中国生产的零件、材料、中间加工品,可能会转回日本生产。这样一来,即便中国表面上出口额没有变化,也会使日本的对华出口朝着增加的方向变化,市场由此会做出日元升值的预期,结果显示,人民币和日元是联动的。

  如此推论的话,笔者觉得这就不再是仅限于中日两国的问题了。出口倾向较高、依赖美国市场,在这一点上,东亚、尤其是日本、中国、韩国、台湾的经济非常相象。我们不能把一个朴素的观点给扔掉了,即经济相象的国家会出现相同的动向。

  进一步来说,人们一致认为经济相象的国家“货币相似”,所以,“既然大家相似,那么就创建一种使彼此货币平价稳定的体制好了”。但并不一定要达到用固定汇率来稳定的程度。只要在按照公式加强联动性、并为此而进行协调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就可以了,就象摇曳于风浪中的木筏上的人们互牵着手一样。

  但是,如果这种做法真的实现了,一定会引来市场对汇率变动幅度下赌注。正象欧洲自20世纪70年代起,直到欧元诞生为止的那段时间里,区域固定汇率制多次受到投机人士挑战一样。每当“欧洲木筏”受到投机挑战,其薄弱环节的某个部分就会出现溃散,从而不得不进行修整,但未停止组建木筏的努力。想必是认为“比四分五裂强得多”吧。

  东亚经济彼此联系日益紧密,但这种联系仅停留在实物经济方面,另一方面即货币方面则不存在任何联系,就象一个运动器官与循环系统不协调的身体,笔者觉得这是东亚经济的一个很大的弱点。

  尽管勉为其难的固定利率制是有害的,但货币还是稳定一些比较好。货币的大幅波动多少会损害经济主体的预测可能性,使经济福利被歪曲,对此日本人是痛切深知的。至少在联系日益紧密的亚洲区域内,应该向货币稳定化的方向努力。

  在这其中,一直顽固地坚持钉住美元制的中国是最大的“难关”。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是“稳定”的,但从东亚区域内来看,其他亚洲货币对美元或多或少地升值时,不就相当于只有中国在对亚洲货币贬值吗?笔者希望大家转换一下视角来看问题。

  笔者觉得,大家就上述理想上达成共识,为实现理想一起开动脑筋,是使中国放弃勉为其难且不合理的钉住美元制所必需的、“缺失的拼图”中的一块。中国不只害怕“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弊端”,也害怕放弃钉住美元后成为“散落的木筏”。我们不仅要对中国说“离开美元”,也要提出新的结盟建议:“要么你转向这里。”

(津上blog 200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