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时评随笔

什么是理解他人
-听了一场演讲,深受感动-
2006/07/10
Back

  前些天,我应邀参加了一场以中国赴日留学的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为主的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第18次年度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多元化的日本与中国”,报告内容丰富多彩、学术深厚,除了已成为日中两国探讨的固定题目之一――“东亚共同体”之外,还有体现NGO等民间组织及媒体在日中关系中发挥作用的活动、环境能源合作的必要性等诸多内容,令人深受启发。

  其中有一场报告令我感到震撼。这就是在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攻读博士课程的孙军悦女士的“重新思考日中‘文化交流’”。
报告一开始,她便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使进行了如此之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即使日本及中国相关信息的交流机会及途径不断增加,但仍未能消除彼此对对方充满偏见的认识和不信任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由此切入“文化”交流的主题。

  “……我认为文化交流的根本课题,在于如何构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不同文化的相遇,不仅会带来惊讶、兴奋、喜悦,原本还让人感到不安、不快……”现在,两国的电视剧、电影、小说等不断被介绍到对方国家,受到了以年轻人为主的人们的喜爱。但是,“……年轻人所追求的,是心情愉悦的氛围和快感。而大众文化恰恰提供了能够满足其要求的商品……在亚洲,通过大众文化进行的文化交流所存在的问题,在于摈弃了那些破坏友好气氛的东西,剔除了其中的‘毒素’……”也就是说,“……昔日的文化题材,被剥离了以往的批判性和历史性,变身为供消费者娱乐和消遣的商品……通过与别人的碰撞,并没有从新经验中诞生出交织着喜悦、痛苦、混乱、冲突等的复杂感情,而是迎合了令人愉悦的氛围及令人沉迷的情感,以可溯及的形态将现实创造了出来。”

  不仅是大众文化的问题。她介绍说,30多年前日本知识分子对处于文化大革命最高潮阶段的中国进行评论时,话题比较集中的是“党内权力斗争、人们不能自由地对体制提出批评、民族主义、收入差距、中华思想、信息封锁、民众对日本无知”,然后她言辞激烈地指出,“……我们清楚看到,(日本)看待今日之中国的想法,与当初看待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的想法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没有发生变化的,到底是中国,还是(日本)看‘中国’的角度、对‘中国’的看法?”

  她同时表示,在中国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她引用了孙歌女士的话说,“……随着时代的变迁,战后中国人对日本的感受正在逐渐从‘怨恨’转为‘无知’,而作为二者中间状态的‘基于无知的怨恨’、或与此相反的‘基于无知的赞美’,已形成中国社会对日本的看法的主流。”她指出,“无知却仍然会萌生怨恨或赞美等感情,是因为感情先于现实而存在”

  日中两国共同的问题何在?“……如今, 现实并非是按照从现实到感情、从感情到思考、从思考再到新的现实的途径形成的,而是按照从感情到现实这样一个逆向的途径形成的。而且,思考的过程被完全删除,感情和现实构筑之间发生了短路……思考最初源自于不快……一旦思考的途径被封闭,要消除不安及不快,就只能把引起不安和不快的对象,即和自己不同的他者排除掉”(她在谈到这里时,列举了2003年西北大学文化节期间发生的日本留学生舞蹈剧事件)。

  “……单凭“无毒素” 的友好的文化交流,无法结成与他人及整个世界共有的、堪与意识形态相对抗的纽带。相反,大众文化商品的蔓延,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后果,如,抵御不快及不安感的能力下降、回避思考、排斥他人等……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对方的现实情况,准确掌握关于对方的相关知识――这种想法也许是对文化交流的最大误解……实际上,无论局内人如何否认,局外人时常对自己缺乏真实感受的想法深信不疑,反而认为是局内人执迷不悟。……所以,对于人们对“中国人”或“日本人”的偏见认识,不要回答说“不,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而应该说“对中国人或日本人的偏见与现实中的中国人或日本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是因为,意识形态上的他人形象,不过是为了隐藏我们自身内部的龟裂、弥补我们自身意识形态中的破绽而产生的幻想罢了……。”

  她的话非常正确。自己受到中方的偏见对待时,日本人也知道其就是偏见的。中国时常会有人说“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实在是荒诞无稽的想象。但日本人也对中国存在同样荒诞无稽的想象,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偏见”。我边想,边听着她的演讲的结尾部分,感慨万千。

  “……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必须审视的是自己,而并非他人。文化交流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注意到自己在看待他人时角度的歪曲、感受他人时感觉的迟钝、思考他人时内容的贫乏……而彼此相互理解的关键正是隐藏在 ‘误读’与‘误解’、‘偏见’之中……”

  一直以来在笔者脑海里漫无目的飞散着的各种想法汇聚在了一起。不仅是日本,也不仅是日中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各个角落,到处充斥着对“他人”的偏见、不宽容、排斥、自我封锁等气息,究竟是为什么?这也许是急剧“全球化”导致的对与他人接触过度的过敏反应。况且,这种“接触”并非那种能感受到对方表情、呼吸的真实接触,往往只不过是经由带有同样(或程度更高的?)偏见的媒体所进行的虚拟接触。

  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生存、相互了解,是事关日本未来命运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很好地运用“辩证法”,扬弃上述过敏反应。我们能做到吗?……笔者愿意相信,自绳文时代以来,“与他人共生存”就是日本的强项。

  正如中国的谚语所言,“一个巴掌拍不响”。不仅是日本,中国也需要努力认识和解决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孙军悦女士的演讲使笔者看到了希望。笔者已经知会孙女士本人,获准在本网站的“津上推荐文章”栏目中转载该演讲原文。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

参考:孙军悦 日中「文化交流」再考(日文)

(津上blog 2006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