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时评随笔

对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的思考
1999/05/24
Back
■ 中美是否能重新开始WTO谈判,还是一个未知数

  江泽民主席接听了克林顿总统的致歉电话,但这之后也一直未见中国有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美国认为中国要利用这一事件,达到政治上的目的,因而在美国、特别是在议会中,反中情绪日渐高涨。
  6月3日MFN(最惠国待遇)的更新日渐近,但目前还重新进行WTO谈判都无法进行,据说美国政府也愈感焦虑。我想许多日本人也会对此迷惑不解:“中国为什么要玩儿这种毫无益处的游戏?”。

■ 中国和中国人确信这一事件是故意行为

  中国之所以采取上述做法,是因为中国上层领导人和中国国民都相信,大使馆被炸是出于美方的故意行为。听到这儿,也许很多人会想“既然中国如此地陷入被害妄想中,这次就随他们去吧!”。实际上,中国人也不认为这次事件是出于克林顿总统或者美国国防部长的命令,“这样做,对他们没有一点儿好处”,这是中国大众间的共识。

  那么,为什么中国确信这是一次故意行为呢?他们认为这次轰炸有可能是部分敌视中国的美国军人的独断行为,“如果是他们的话,动机是存在的”。
  现在,中国军队和国家安全部的情报机关正在拼命地收集国外的情报。在他们已经收集到的情报中,包括以下内容:
  1. B-2轰炸机是由激光导航来进行轰炸的,在本次作战中使用的B-2轰炸机是直接从美国本土飞抵轰炸现场,轰炸结束后,又飞回美国本土。在飞行途中,并没有在欧洲着陆(中间加油)。NATO军队的欧洲方面军并不曾参与包括作战计划在内的本次军事行动,对此次行动一无所知。
  2. 在轰炸事件发生之后,国防部长戈尔立即作出了诸如“是因为使用了旧地图”的解释。在对贝尔格莱德的地图进行了迅速而彻底的调查之后,其结果表明自1950年以来至今,各个时期的地图都始终如一地一致标明:在现场附近是沼泽和荒地,几乎没有任何建筑物。
  以上的“情报”是否属实,我们无从得知。不过,60年代美国对越南北部地区进行轰炸时,对美国持反对态度的法国哈诺伊大使馆(或代表处)也曾遭受轰炸。另外,80年代也发生过诺斯中校没有请示里根总统,就自行指挥的“伊朗反对事件”。因为有上述渊源,所以在本次事件中,如果想彻底否定这是由一部分军人的擅自行动而导致的轰炸事件,实在是难上加难。

■ 霸权主义?

  在美国进行的调查中,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大使馆的外观和原定的轰炸目标--南斯拉夫政府的武器供应局非常相似,由于是利用航空图像来搜寻外观相似的建筑物,所以误认为中国大使馆“就是目标”(至于到底有多相似,就不清楚了)。确定目标之后,应该经历五道核实、确认过程,但“误认”最终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被发现,所以,误认导致了“误炸”。这就是轰炸发生后当地美国大使馆的(非正式的)说明。
  利用航空图像来确定轰炸地点,这的确是很可能的,但我们不禁想问:如果“五道核实过程”中不包括核实位于其地点上的建筑物是什么,那到底又核实了些什么呢?其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美国现在认为“我们向中国表示了歉意,可他们却不予谅解”,因而对中国不满。但是,假设是美国大使馆遭受了“误炸”,与中国处于相同立场的话,美国又会做出何种反应、提出何等要求呢?如果对方国家领导在电话里或者是记者招待会上进行道歉,美国会“谅解”吗?恐怕会要求引渡肇事者,并且会威胁说“如果不接受这一要求,我们将发射战斧式导弹”吧!
  最近,美国为了报复肯尼亚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对阿富汗的恐怖组织营地进行了轰炸。国家都有自力救济的权利,即便不说美国这一行为的是与非,一个能够采取这种行为的国家,当问题发生在其他国家的时候,它的反应却是如此的迟钝,真是让人愕然。如果现在问美国人,“假设调查的结果仍为误炸,那么,谁将对这一事件负责?引咎辞职的会是国防部长?还是CIA长官?”面对这一问题,恐怕美国人都将会是一副措手不及的为难表情吧,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霸权主义”。

■ 卧薪尝胆

  对于美国的“我们已经道完歉了”的傲慢态度,中国无论如何声讨,最终也只能忍辱负重。即便明确了这一事件不是误炸,而是部分军人的故意行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报复美国的实力。在军事上自然不能与美国抗衡,就是在经济上,中国也实在是没有同美国进行经济摩擦的力量。这一点中国人都心知肚明,但是,该如何来对待这种屈辱懊丧的感觉呢?
  “正是因为中国落后,才会被人这样欺侮”、“振兴中华”、“富国强兵”……等等。中国的报纸和电视上,接连几日都播放着这样的口号。而同样的口号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也随处可见。把这种屈辱、愤恨的感觉转变成力量,加快经济建设,加强国防实力,使中国成为有能力对抗美国(日本)的强国……,这可以说是中国人惯用的心理补偿(compensation)。
  共产党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这次民族感情的爆发,宛如除去没有引爆的导火线一样,可谓成功。只要今后不再出现意外情况,可以说是已经平安渡过了这次危机。通过这次事件,因祸得福,形势向着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国家目标顺利转变,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政府将会视机改善中美两国的关系。
  但是,即便中国人能够化悲痛为力量,其内心所受的创伤也不会完全平复。看到承受着心灵创伤,发誓要“走着瞧” 的中国人,不禁让我想起明治时期的日本,当时日本受到了三国干涉(注),发誓要卧薪尝胆。精神上的创伤不久将会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其结果大概决不会给周边的亚洲各国带来好的影响。

(注)三国干涉:1895年日本和清政府缔结《下关条约》,获得巨额赔偿款和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窥视中国华北的俄国不希望日本染指中国,伙同德、法,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返还给中国。这一三国干涉使日本发誓要卧薪尝胆,后来发动了日俄战争。

日本語版
(1999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