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我们的亚洲

有感于中国经济威胁论
-宛若“石头、剪刀、布”关系的东北亚各国-
2001/12/18
Back

  看到中国经济抬头以及日本生产基地相继向海外转移等动向,日本国内产生了产业将进一步空洞化的危机感,结果出现了“中国经济威胁论”。
  虽然对日本经济现状应该抱有危机感,但某些论调却使人感到是毫无事实根据的凭空想像。其中最典型而且最“浅显易懂”的论调是:生产基地相继向中国转移(产业空洞化)导致了进口的急剧增加,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贸易黑字的急剧减少。
  日本2001年度上半年的贸易黑字约210亿美元(1美元兑换120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减少,下降了43.3%。其中对华贸易出口为157亿美元,对华进口为291亿美元,差额是133亿美元。这在日本双边贸易赤字中位于首位,赤字增长幅度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也有大幅度增加,达到了24.4%。如果仅看这一点,贸易黑字惊人地大幅度减少确实与中国有很大关系。
  但是,贸易黑字的急剧下降,应该说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动向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虽然看起来出口减少是因为日本电气产品出口的大幅减少,而进口增加是因为中国占有优势的纤维类产品及“其他”类产品对日出口的显著增加,但是矿物性燃料的增加(油价上涨)远远超过这些。即贸易黑字的急剧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IT产业的不景气及油价的上涨。
  而且,日本与其他贸易对象国之间的贸易黑字也在减少,下降幅度分别是:整个欧洲下降了24.3%,台湾下降了17.6%,中国下降了12.4%,美国下降了9.9%,新加坡下降了9.1%。由此可见,并不是只有中国造成了日本黑字的减少。
  虽然对华进口的绝对额或是增长幅度均超过了其他国家,但是中国对黑字减少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其原因很明显,因为对华出口也在增长。本年度上半年的对华出口增加了19亿美元,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提高了14.1%。如果按2001年1月至6月统计,实际增加了35亿美元,提高了29.2%。由此可见,在日本对世界每个国家的出口都在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只有对华出口在增长。
  尽管如此,今年上半年日本对华进口额增长了18.5%,远远超过了对华出口额增长的14.1%,进口额是出口额的将近2倍。因此就有了日本的对华贸易赤字在一味扩大的反论(请参考表1)。
  但是,请看图2。根据2000年日本的通关统计,日本对华贸易赤字已达到了247亿美元,但另一方面对香港的贸易黑字却超过了对华贸易赤字,达到了255亿美元。…这不由令人怀疑255亿美元的贸易黑字真的是与香港之间产生的吗?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统计方法。在集中进行进口统计时,需要核对产品生产国。即使进口货物是从香港运过来,但如果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就统计到日本的对华进口中。但是,对香港出口的货物在运抵香港之后再出口到什么地方就不清楚了,通关统计也无法再继续统计下去。众所周知,香港是对华出口的大中转站。大量货物都是经由香港再出口到中国,而这个数字却没有统计到日本对华出口中去。
  其他国家的统计也是如此,通关统计上的这种不对称应该引起注意。根据香港的贸易统计,从日本经由香港再向中国出口的额度是134亿美元(2000年)。如果以这个数字为前提,日本对华贸易赤字实际上就是113亿美元,即与日本对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贸易赤字相同,是日本对澳大利亚贸易赤字的2倍。
  另外,还应注意韩国与台湾。这两个国家都从日本进口大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及机械类产品,因此,对日贸易赤字都很高。另一方面,这两个国家在对华和对香港的贸易收支上却都是大幅黑字。
  所以,在日本、韩国与台湾、中国(包括香港)三者之间,在贸易收支上存在着一种相互弥补的结构,也可称作是“石头、剪刀、布”这样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虽然无法确切统计,但按产品种类的清单看,很容易推测出,日本向韩国与台湾出口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全被归到制品类再向中国出口。即,从日本向中国间接地进行再出口。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中国的产业转移及产业空洞化招致了进口的急剧增加与贸易黑字的急剧减少”这样一种认识并不符合事实。
  在周边国家中,有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又强硬的竞争对手绝不是一件坏事。在相互弥补的东北亚地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确实促进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如果没有中国的迅速发展,在过去10年间,日本经济或许会更加低迷。
  但与此同时,这也使日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80年代,曾有一本题为《被从睡眠中生生唤醒》(Rude Awake)的书,描写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面对日本汽车残酷竞争的情景。
  现在,日中两国仿佛又处在当时美日两国所处的立场上。能否接受中国的挑战,恢复日本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就看我们自己的努力了。但是,如果单纯地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廉价的人工费与人民币的汇率,并因此感到不平的话,那么胜负结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RIETI 中文网站 200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