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中国政治经济

日新月异的中国经济 三篇连载之二
-对“引进外资”看法的转变(之二)-
2007/01/28
Back

  上回论述了“外资”政策,这里我想顺便提供一个与“外资”相关的话题。中国以前听见“外资”就会如同条件反射一般采取“欢迎”态度,但最近采用收购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方式的外国投资却屡受舆论的批判与反对。可以说这也是象征中国变化的事例之一。

  最近2、3年, “企业并购” 在中国逐渐成形。法规不断地得到完善,法律、会计、咨询等相关服务也发展起来。欧美跨国企业也为占领中国市场开始收购内资企业。他们的判断是:“靠自己进入中国”既花时间又不能提高业绩,如果采用并购方式即使失败也可以转手出售。被并购的中国企业不仅让外方感觉非常合算,而且在人民币看涨的行情下掀起了一股风潮,即“先把可以购买的人民币资产买下来”,外方的想法与这一背景也不无关系。

  (虽然以下数据不是很充分,但我还是列出了欧美企业参股与M&A攻势中特别显著的银行证券行业参股项目以及制造业等产业界的M&A项目。后者仅仅是因备受争议而被报道过的M&A项目(虽然数量不多但包含了日本企业的项目),实际数量应远多于此)

   外国资本参股中国银行证券行业项目

   外国资本进入制造业等中国产业界的M&A项目

  对于外资M&A持批判与反对态度的理由是什么呢?我认为批判与反对存在着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是对“经济安全保障”的担心程度的增高。如今,反“全球化”的经济民族主义正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抬头。一般比较单纯的形式是“反全球化”运动(反WTO等),但在政治与行政领域则很多情况下被冠以“经济安全保障”的借口。突然“遭遇异物”时会产生心理过敏属于人之常情,但在经济学上则属典型的错误想法(笑)。

   注:经济民族主义在日本也正在抬头。可以说日本的特征是将其化身为“制造”与“知识产权保护”。虽然“制造”与“知识产权”都是重要的政策课题,但若走错一步就会很容易转化为保护主义,这很危险。对于日本而言,“那条道路是走不通的死胡同”这句话必须牢记在心。

  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曾饱受外国欺凌,因此对于与海外的接触容易抱有强迫性的警惕感,但到了经济层面这种过敏情绪却被绝妙地抑制住了。这是因为中国卓越的领导人邓小平不顾年老体迈,坚决推行“改革开放”并将其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国策,也是因为如今改革开放成绩显著,国民生活显著提高。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显著的经济增长再次肯定了人们对于全球化会给中国带来幸福的想法。

  然而,最近中国也出现了以“网上言论”为中心的非理智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想法容易转变为反外资倾向,不仅仅在中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特别是去年联想(Lenovo)收购IBM的PC部门以及中国海洋石油(CNOOC)计划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受到美国阻挠更是增强了对中国经济民族主义以及 “经济安全保障”的担心。

  这是因为优尼科收购项目最终因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而告失败,而IBM/PC项目虽然收购成功,但美国政府表明今后将把IBM/Lenovo制造的PC排除在政府采购产品之外。两个案例的理由都是出于美国“国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的考虑。

  “虽然中国坚信自由贸易理念并努力开放市场,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只有中国才会把这个漂亮口号奉为真理,而其他国家都在根据其他原理行动。只有中国认为‘改革开放是好事’,光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能行吗??”我感觉人们对于自由贸易理念梦想的破灭感与只有中国继续“门户开放”的质疑越来越大。

  批判与反对的第二个背景是M&A活动活跃的跨国外资企业方的“恶劣行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众所周知,中国还没有制定反垄断法。有些外资企业趁此机会,不仅收购了特定行业或特定地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还收购第二位与第三位的企业,企图控制市场。

  最初出现这种情况的案例是在1998 年,美国K公司在与中央政府谈判之后,集中收购了几家经营不善的国有胶卷厂商,在掌握了中国70%的胶卷市场份额的同时还约定在之后的3年内不得允许其他外资胶卷企业进入中国(称为“98协议”)。

  我当时推测在外资反对意见中,上述第一种非理性的东西会比较多,但读了发表的文章等之后发现,很多人都对阻碍竞争表示了担心,这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批判与反对的第三个背景是个别利益集团将因外资M&A项目而蒙受损失(害怕蒙受损失)。在这些利益集团中,既有担心竞争对手因并购而实力增强的同行业公司,也有害怕并购会造成裁员这一不利情况的现行经营层与员工。但是这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并不说“我的地位有危险”,而是以“国有资产被外国廉价收购”、“中国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等等为由进行反对。牵涉到切实利害关系的反对行动可能是最令人棘手的。

  政府虽然如上回所述在对这股风潮进行政策偏差的修正,但是其立场仍然是坚持“改革开放”。近几年,在增长偏差明显化的同时,新左派的反对运动也日益高涨,他们不仅反对吸引“外资”,甚至对过去25年间整个改革开放政策进行攻击。对此胡锦涛主席于去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讲话,从而平息了党内与政府内的争议。

  该方针不仅从理论上而言极为妥当,即便从战略上来看也很符合情理。从收购优尼科、IBM/PC项目时美国从中阻挠也可以看出,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情绪都会迅速传染给其他国家。这样做可能会陷入两败俱伤的恶性循环中,但是在此之中损失最大的将会是正处于上升状、态志在走向世界的中国。

(津上blog 2007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