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师

中国政治经济

关于考察浙江省民营企业(感想)
2000/04
Back

  11月8日-12日我带着日本商工会议所的共同考察团访问浙江省(杭州、绍兴、台州、温州),考察了当地的民营企业。
  考察团受到当地的极大关注,除了副省长、台州、温州等各市长安排会见、宴请之外,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等全程陪同采访,这些让我们感觉到了浙江省对于加强与日本企业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交流的强烈需求。以下汇报的几点是我注意到的几个方面。

■ 浙江省的地区特色

● 以民营经济为中心

  过去由于浙江省地理位置靠近台湾,所以国家没有设置支柱国有企业。但现在反而成了民营企业发达,国企改革负担较轻的优势。
  在此次访问的台州、温州市(人口各500万/700万人),国有企业所占地区经济比重已不足5%,走在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位。

● 基础设施投资比较落后

  在考察中注意到交通情况比较恶劣。不仅因为地势多山,另外有人说是因为“一来以前的地方领导缺乏远见,二来在和中央的关系上不走运(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都上缴中央,但从中央分配下来的很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的现象引起居民的强烈不满。从几年前开始大力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预计几年后将面目一新。(绍兴至台州:6→3小时)

● 不依靠政府的传统

  反正政府不管,一切靠自己是浙江省(特别是省南部地区)的特点。我在各地都听说过独立心强、不怕风险是浙江人的特点这种说法。
  不过,到了市镇这一级听说“92年共产党派下来的镇书记四处奔走搞到银行贷款是飞跃发展的开端,现在家具工业区也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建设着”(绍兴的家具厂家)。今年3月修改宪法,9月四中全会和民营企业成名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的承担者支持民营企业的姿态进一步加强。

■ 民营企业的侧影

  此次访问了10家民营企业,并和几家企业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面谈,我们所提出的与企业家直接进行意见交换的愿望大部分得到了满足,但是由于被选出的都是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不能以他们来推断中国民营企业的整个面貌。不过对于本考察团而言,吃惊于“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的企业”。
  所访问的企业全是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电子零部件、电缆、电话交换机、缝纫机、家具、成衣、皮鞋等)。职工人数从几百名到不足一万名,总资产额从几亿元到50亿元,利润从1000万元到3.4亿元人民币,几乎所有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体系,不到一半的企业已在海外拥有事务所、代理店。并且,很多企业计划上市,有些下手早的企业计划明年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还有一些企业甚至计划在海外上市。

● 年轻的企业家

  此次见到的企业家基本上是农民出身,高中毕业学历,80年代时20岁上下,依靠几名职工、几万元人民币的资本金创业,现在已经35岁-45岁左右。
  他们的学历不高,但讲起公司的历史及理念来有条不紊。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能说比较流利的普通话,一定下过功夫,大概是因为有上进心。一部分人已经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委员等称号、地位(更多的人获得省级称号、地位)。

● 90年代的前半期飞跃发展,后半期力求生存

  在考察中注意到交通情况比较恶劣。不仅因为地势多山,另外有人说是因为“一来以前的地方领导缺乏远见,二来在和中央的关系上不走运(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都上缴中央,但从中央分配下来的很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的现象引起居民的强烈不满。从几年前开始大力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预计几年后将面目一新。(绍兴至台州:6→3小时)

● 假“乡镇企业”出身较多

  访问的企业中有很多挂着全国“乡镇企业100强”、“纳税最多乡镇企业”的表彰奖状。现在这些企业都是备受瞩目的私营制企业,但是据说到几年前为止由于受到歧视、猜疑而不得不伪装成“乡镇企业”(戴红帽子)。有很多企业内设立了企业党支部,其中有的企业甚至在企业内设立了党校,真是不容易。

● 销售力量是强大的秘诀

  我再次深切地感受到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共同拥有而不景气的国有企业共同缺少的是重视销售的方针。“最近收购国有制药公司后,将4名销售员增加到100名”(杭州的电线厂家),“在全国已经建立了由600家专卖店组成的销售网,在省、市一级已经建好了在线数据网”(温州的电子零部件厂家)等等正是这象征。
  看上去消费品、大量生产零部件有建立专卖店网的倾向。另外,不管什么行业,在赊销管理(防止呆帐)上特别注意现金交易,银行担保支票等大概是成功企业的必然作法。

● 资金调配

  在日本,大多以为“中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实际取得成功的访问企业中没有1家谈到“贷款难”。银行现在也变了,即使是民营企业只要是优秀企业也都争相发放贷款。
  有的企业“以负债比率60%为警戒线,努力不超过此限”(温州的电子零部件厂家)。60%很高,但是“中国银行允许以数亿元为额度的无担保贷款”。据说这家企业连续两年销售额上升30%以上。此外,也有一些企业从大约100名出资者手中募集资金,自筹增资,负债比率只有10%(同是温州的电子零部件厂家)。

● 烦恼在于确保管理和人材

  人们强烈意识到有必要摆脱“家族经营”,许多企业家强调自己正在努力。但是与有效地组织运营所必需的从业人员之间建立信赖关系在中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日本也有企业在扩大规模,从50人向500人,再向5000人发展的过程会遇到“障碍”这种说法。我认为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他们遇到的障碍会比日本更大。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保骨干管理人才,许多企业为此苦恼,有些企业甚至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挖走人才。为了确保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有的企业出相当高的薪金聘请看中的人才,有的企业采取中国式的股票期权制度。
  “企业集团”下面挂着很多公司,总经理(中国企业存在的共同现象)过于复杂,有必要精简机构。虽然现在因为企业小还没有什么问题,规模扩大10倍之后就不行了。关于上市,有些企业家表示“将子公司上市,母公司不上市,”说明他们还没有认真地考虑过有必要建立集团内的防火墙(防止上市企业利益外流的体制)。

● 摆脱重复建设(过剩投资)

  容易进入的行业立刻导致过剩投资。从生产电视机天线起家的杭州某厂家为了从重复建设导致的竞价抛售中摆脱出来,不断提高产品品种,现在生产高压电缆。看起来有点变得太快,但是“应该尽早地从赚不到钱的行业抽回资金”是一句让日本企业家耳熟能详的名言。
  前面提到的电线厂家为了从重复建设中摆脱出来,最近收购了制药公司和报社(通过收购事业部门对报社进行间接控制)。他表示收购的理由是“因为这两个行业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督、限制,不容易进入”。据说由于董事长消息灵通,得到了这些信息和收购诀窍才决定收购的,这真是符合民营老板特点的“小道消息主义”。

● 应该如何强化“技术”

  不管是为了区别于其他企业防止被模仿,还是为了降低成本,都需要技术能力。台州的一家缝纫机企业以高薪聘用了一位退休的日本技术人员担任顾问。但是也有很多企业没有走出“技术=引进高价、高档的外国设备”的老路子,我觉得他们缺少不单纯地依靠高档设备而是下工夫提高生产率和工作精度的真正的技术。这正应验了克莱格曼的批评之辞“(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只不过是新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等量转化”。

■ 日中经济交流的将来

●民营企业发展是历史的趋势

  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已经到达了国家财政的界限(国家拿不出资本金),今后公有制控制的经济领域缩小,这一空缺将由“各种所有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来填补。民营企业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必然要求。
  过去中国政府主导的日中合作中没有民营企业的地位,无论是进出口权还是上市机会都是国有企业的特权。但是由于上述的必然,这些区别政策将逐步撤销。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投资,外国企业都将有机会接触民营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总体上来讲其存在还是个未知数。通过此次考察,我发现了其中不乏有前途的企业。他们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还不成熟,但是30-40年前的日本企业也是这样的。即使从他们之中产生21世纪的索尼、本田也不奇怪。
  据说在中国和网络、生物技术相关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也大有希望,同时不应忘记,不管何种行业,都有依靠“事业的关键是人才”这条真理成长起来的企业。

● 资金、技术、市场的一体化

  中国有希望的民营企业对日本最关心的恐怕是3个问题,即资金、技术、市场。
  人们都说中小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中国拥有近6、7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储蓄。必须考虑除了加强间接融资之外,带来储蓄的利用机会的“资本金”的供应方法。最近在香港开设了“创业板”,计划今后向大陆的有前途企业提供资本金。东京证券交易所“母亲板”也好,日本NASDAQ也好,各个亚洲创业板不久将整天注视着海外企业,开展“金蛋”争夺战。
  如果向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为了进一步确保回报应努力进行技术转让而提高对象企业的优势。而且,今后日本的另外一个魅力在于有很高的购买力的日本市场。以前日本的厂家以销售日本货(包括在华生产的在内)为主。但是什么都是自己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综合商社仅仅搞贸易中介也是不够的。在日本市场上进一步销售有竞争力的中国货也是发挥整个日本的优势的途径。
  回顾全球90年代,谁赚了钱是一目了然的(就是“投资家”)。仅靠制造业或贸易的收益不一定会有充分的回报。日本有资金,有技术转让所必需的人才以及国内市场。但这三者并未结合在一起。应研究结合机制。应该研究将投资、技术、市场一体化以提高综合收益的生意策略。
  幸好现在除了一些高科技企业之外,中国民营企业还未被外国企业染指,华侨的手也还未伸到那里。此次我们在浙江省受到热烈欢迎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今后5年以内肯定有别人对它们也感兴趣,进行投资了。日本企业如果花费时间的话,哪怕有较大的优势也不会再受照顾。但现在正是机会。

(出差报告 2000年3月,当时任日本驻华使馆经济参赞)